爱惜美好明天,抵制有毒物品

发布日期:2011年09月14日
爱惜美好明天,抵制有毒物品
初二(7)班    陈柔桦
 
         在中国近代史上,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以毒品命名的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场使中华民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蒙受了百年灾难和“东亚病夫”的耻辱。“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反鸦片禁烟运动斗争的伟大壮举。它给西方殖民主义者以沉重的打击,鼓舞了全中国人民,使爱国主义精神永放光芒,并流垂青史。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以史为镜”,面对烟毒泛滥的严峻现实,新政府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禁毒运动。这场禁毒运动历时了三年时间(到1952年底),把烟毒泛滥,民不聊生,满目苍痍的旧中国,改造成为令世界瞩目的新中国。严惩了一批罪大恶极的毒犯,使大批贩毒为业者改邪归正,挽救了数以千万计的吸毒者,使他们改掉了贩毒、吸毒的行为和恶习,重新做人。这次运动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国内外烟毒恶魔的威风,实现了中国人民几百多年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之奋斗而无法实现的夙愿,赶跑了在中国横行肆虐的鸦片烟毒恶魔,洗刷了鸦片烟毒带来的“东亚病夫”的耻辱,写下了中国百年沧桑历史,换来了禁毒史上灿烂辉煌的新篇章。
      但是,8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毒枭,乘我国改革开放之机,在国际毒潮的袭击下,毒品在我国大地上死灰复燃。据有关资料显示,到80年代末,抓获大小毒贩者近10万人,吸食毒品者达60多万人,分布在全国大部分县市,已形成了庞大的毒品消费市场。有关人士指出,尽管政府及有关部门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打击毒品犯罪活动。但青少年沾染、吸食毒品现象日趋严重,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学校也是毒品犯罪活动的好场所,社会上贩毒者则利用青年教师的好奇感和学生的幼稚心理,诱骗师生染上毒品,确有事实。例:1998年某高校的在校生在舞厅结识一舞友,一见钟情地拜他为知己,夜间经常出入舞厅和酒吧之间。时间长了身体疲劳,心情烦闷,便向舞友要一支香烟,吸后精神大爽,一身轻松。事后干脆托舞友购此种香烟解疲忧,久而久之,慢慢沦为不可自拔的吸毒者。后因毒资不足,便走上了诈骗、抢劫的邪路,被公安机关拘留和学校开除学籍,从小青梅竹马的朋友也抛弃了他。
      因此,青少年的认识水平不高,还没有形成健全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往往容易受环境影响,被居心不良者误导,所以研究青少年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毒品预防教育将变得非常重要。
      又例:一个生前是农村长大,身体结实,充满青春活力的师范大学毕业的中学教师,也有个温暖和睦的家庭。但他因损坏公物和打骂学生被开除了公籍,其妻在市内开了一间小店给其谋生。谁知他那空虚的灵魂写在茫然的眼里,一日他用一包“能消愁解忧”的香烟使他兴奋不已。在毒品的快感中,他成了本行的老大,他一发不可收拾。他的灵魂象找到依托,天天吞云吐雾,把家里人的责备和恳求当作耳边风,卖光家具才罢休。妻子生下一个受吸毒影响的畸形儿,绝望地哭泣着离他而去。一无所有的他拿起尖刀行凶抢劫,终至落入法网。他在教养戒毒过程中,由于毒素过深,最后告别人世而走了。生前人人都叫他肥仔,可他死后却象一把干柴,脸色青黑乌紫,嘴角流着口水,头发蓬乱,满手是黑肿的针眼,眼睛圆睁,全身上下只剩下皮包白骨,这就是他吸毒的下场。
      毒品的快感只是外在的诱惑,听着吸毒者的忏悔,透过他们的经历,我们不难触摸到他们内心渴求诱惑的源头——空虚。
近年来,学校的就读学生和临时流动户口人员逐年增加,人员成份比较复杂,加上社会上各种恶习及歪风邪气不断侵蚀校园,毒品犯罪活动也不例外,同样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占领学校阵地。因此,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麻木不仁、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而应积极行动起来,采取稳、准、狠地打击力度,坚决打击各渠道进入校园的毒品犯罪活动,确保校园平安。
       因此,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刻不停。我们应该洁身自爱,远离毒品,拒绝不良诱惑,让明天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