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琼剧"媚颜,传承最美乡音——海口九中“停课不停学”专题学习活动(三)

发布日期:2020年02月19日

 

     

 海口市第九中学根据海南省教育厅、海口市教育局的要求,开展“停课不停学离校不离师”的线上学习活动。为了丰富线上学习内容、学校文化内涵,提高学生审美情趣、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为了推动海南省最大的地方剧种之琼剧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学校班主任于2020年2月19日,利用网络直播平台,在线开展“触摸传统 传承非遗”的主题教育班会活动。

 

     

琼剧被称作“南海的红珊瑚”,用海南方言(俗称海南话,属闽南语系)演唱,清代俗称“土戏”,琼山、海口一带俗称为“斋”,清末民初又名“海南戏”;因其形成于古称琼州所在地琼山,因此国外琼籍华侨谓之“琼州戏”“琼音”。“琼剧”之称始于1932年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普遍使用“琼剧”称谓。 众多称谓中,我觉得称为"琼音"非常贴切,这就是植根于本土的一种乡音,这种乡音响彻海南岛的每个角落,在琼州大地延绵了几百年。

 

     

琼剧传承了几百年,可以说是一种化石级的文化遗产。像大部分的戏曲一样,琼剧的起源有着众多的说法,有人说它是从闽南随着移民而来,有人说它来自潮汕一带,有人说它来源于本土的黎族山歌,也有人说琼剧是在本地的木偶戏的基础上演变来的。但是无论如何,琼剧是用海南话演唱的,琼剧是在海南这块土地上诞生发展起来,琼剧传承了海南的乡土文化,承载着海南的风土人情。

 

     

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印象中,琼剧是小时候夏夜里的热闹,一辆客车拉来一群人和一批道具,搭起一个戏台,围起幕,排好道具,锣鼓敲响,幕一拉,琼剧里的冲脚(男主角)、旦角(女主角)、杂脚(配角)、美香(女仆)等就舞了出来,咿咿呀呀的,一场戏就唱了起来。

如今,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变迁,电影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成为人们主要的消遣方式。琼剧似乎远离我们的生活,而在学校里的这群孩子对琼剧又了解多少?今天的活动,唤醒孩子们对乡土乡音的热情。

               

               

     

同学们线上读微文、看视频,翻找有关的资料,了解琼剧的来源,探寻琼剧的发展历程。其发源于元明时期,兴盛于新中国七十年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时期,是琼剧全盛时期、黄金时代。那时候琼剧遍地开花,大大小小的民间剧团如雨后春笋。尽管那时剧团的设备简陋,几块门板竹杆绑在一起,便成了戏台。戏台的一侧挂着长方形的白色屏幕,通过幻灯片把台词投放在屏幕上。而音响设备也不好,戏场的中央坚起一根柱子,上面挂一个大喇叭,声音大得吓人,但演员们的硬工夫真实力,着实吸引了不少琼剧迷。

 

               

               

               

     

琼剧历史悠远,它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独具的艺术特征;其剧目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社会与精神生活,体现了海南人的文化风貌。琼剧现存剧目汗牛充栋,其中较有权威性、典范性,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十大经典剧目”有:《张文秀》 《狗衔金钗》《林攀桂与杨桂英》《卖胭脂》《搜书院》《嵇文龙》《红叶题诗》《红色娘子军》《百年苍翠》《下南洋》。

 

               

               

               

               

     

琼剧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特色鲜明的艺术形式是其旅游产业开发的物质性基础。它传承至今已形成带帮腔的“曲牌体”和“板腔体”两种曲调和唱腔以及多乐器伴奏的演唱形式,还积淀了《张文秀》《红叶题诗》《下南洋》等一批经典剧目,其演出服饰色彩鲜艳、写意性强,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琼剧发展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其发展经历了明末清初时期形成,“五四”运动后丧失本色,新中国成立后重获新生,“文革”时期发展陷入危机,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的拨乱反正、恢复发展的各个阶段。它记载着海南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是一部活态历史,是大陆传统剧种在边疆的传承和发展,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和发展,也是研究地方剧种历史发展规律的活标本。

 

               

               

     

琼剧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这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气。我们把海南的琼剧文化传承给孩子们,为的是在孩子们心中种上一颗琼剧艺术的种子,让这颗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