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品质的教研一直是我们不懈追求——记海口九中化学组一次教研活动

发布日期:2019年10月22日

大约10月13日接到省化学教研员吴益平老师的电话,希望以九中的一节化学课作为载体,开展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推动学生深度学习的研究,给予临高县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进行观摩。

接到邀约,我立即向邢福庄副校长、教研室黄少红主任和教导处陈燕茹教导请示,能否开展此项活动,学校领导们大力支持,并给以全面的指导。

为了保证活动的有效完美,我做了如下安排。

科组长是整个科组的领跑者,我承担此次活动的展示课,王翠茜老师评课,陈善婷老师当主持人,引领同伴们在不同的层面历练,共同进步。我很幸运化学组的同伴们一直一直都能紧密的合作挑战一个又一个征途,不断超越自我,让我们茁壮成长,并开出甜蜜的花来,浸润学生的学习旅程。

根据教学进度展示课的课题《水的组成》,围绕活动主题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推动学生深度学习,吴益平老师指导我充分挖掘本课教学内容所承载的教学价值和教育功能,创设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教师的教要通过学生的学来折射,是否实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推动学生深度学习,要用数据说话,因此备课时我设计了观课量表,依据观课量表进行课堂教学诊断,展示课前指导化学组的老师们,来参会的部分老师们用观课量表,进行有针对性的观课。

课堂上学生们的思维被环环相扣的学习活动和老师的步步引导点燃了,全面投入积极主动探索,师生、生生互动,将学习推向深刻。

利用同频技术将实验同步投到大屏幕上,让教室里每个角落的学生都能清楚的观察到实验过程,落实关注全体学生。

学生们透过实验现象收集证据,推理生成新知收获方法发展能力培育素养。,

活动的第二个流程,课堂诊断,化学组陈善婷老师主持。


王翠茜老师评课,谈这节课的亮点非常多如一导入高效,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建立联系,“承上启下”地抛出本节课需要深化的思想和方法——物质组成的思想和方法。然后,本节课主要围绕利用实验探究,两种方法——化合、分解法,来一一落实目标。 二本节课很好地体现了化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维度:从燃烧生成水、水电解实验这两不同层次中认识了物质的多样性——水可以作为生成物,也能作为反应物;通过实验探究以及材料分析得出水有氢、氧元素组成;水分子有氢、氧原子构成这一过程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微观探析的素养。三“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维度:本节课的“证据推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科学实验探究,检验氢气燃烧产物,以及探究水电解时,让同学们小组合作1、猜想水发生分解反应可能会产生哪些物质?2、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化学组老师们收集发布的观课量表,并快速统计数据。

海南侨中陈丽君老师点评:陈老师的课堂从学生已有的实验基础出发,挖掘实验的多重内涵深化元素守恒观,初步帮助学生建立研究物质元素组成的方法。让学生有了一个学习思路,其实就是为他们搭建了学习的台阶。这在刚开始学习化学的课堂上是非常必要的,也值得我们进一步去借鉴和学习。紧接着,依据研究的思路去探索水的组成元素,陈老师提了一个非常棒的问题:既然我们需要通过化学反应中去分析水的组成元素,那你知道有哪些水生成或者反应的化学变化?这个问题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并能在水几个化学变化中去选择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研究物质组成元素的方法和依据。

海南侨中苏清霞老师从学生的学习行为运用课中观课数据课评课:这节课可圈可点处很丰满,如学生是学习主体地位凸显,观课数据显示全班63名学生,整节课主动举手8位学生,回答问题有14名,生生提出质疑6名,学生补充回答问题5。透过数据看陈老师真正做到了激活思维,推动深入学习。第二个突出亮点是把话语权交给孩子,这节课除了设计的创意新颖,流程清晰、思想方法渗透恰到好处外,给我更多的感觉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将评价学生的权利交由其他学生,并且回应以理论依据,可以看得出来,学生能够将以往所学运用解决问题,显示出陈老师的学生是已经将所学知识内化,变成了自己的智慧。第三个优点,陈老师的课,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引导,让学生在切实的真实情境中体验化学,在严密的逻辑思维中得出结论,在解决问题中增长了智慧!

活动的第三项流程是省化学科教研员吴益平老师的报告,《探索研训一体,提升教研效益》。

吴老师说用一句话概括他的教研思想就是让教研变的可爱,让老师爱上教研。吴老师又谈到教研的真正归宿就是实现高效,让老师们有获得感。


吴老师幽默风趣的表达、鲜活丰富的案例、与与会老师们积极互动,将整个教研活动推向了高潮,让大家收获满满。

此次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又再一次向来参加观摩的老师们展现了九中智慧。完美的活动离不开一群幕后英雄。在此特别感谢邢福庄副校长,办公室副主任林书柏老师亲临活动现场给以支持,感谢九中信息中心主任张华老师及时调试多媒体设备,感谢北京四中网校陆阳老师王丽花老师小辜老师给以信息技术支持,感谢吴芳蕾老师黄芸老师提供教学平板,感谢陆英老师课前组织初三16班的学生们有序进去会场,感谢学校总务处黄铁平老师保障听课老师凳子和水的供应,感谢化学组的吴娃老师王翠茜老师陈善婷老师李蔷老师等帮助筹备化学实验用品和活动结束后打扫会场,谢谢谢谢我们可爱幕后者们。

追求有品质的教研活动,教师在活动中成长,同时势必使我们的学生有获得感,实现教学长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