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化高效课堂,感受数字化曲线之美--2019年全国数字化实验教学应用成果交流与应用活动小结

发布日期:2019年03月19日

   

 基础教育的变革从未停止过脚步,这不仅仅体现在课程的设计上,也表现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变革上。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实验是其最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如今数字化实验的应用已经进入寻常学校,传统的化学课堂正在发生静悄悄的革命。

阳春三月,海口九中教师代表张继伟、史贵涵、陈善婷、严冬梅、李蔷、梁莹椿一行六人共赴上海参加“2019年全国化学数字化实验教学应用成果交流与培训”,如果说一件件实验作品的展示,让我们感受到了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价值,那么专家学者们的精彩点评,让我们感受到了老一辈化学教育家对待教育的踏实和严谨。

   

会议由《化学教与学》杂志主编、南京师范大学马宏佳教授主持开幕式。

   

第一个实验是来自合肥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的六位九年级的同学们,为大家带来的是《利用溶解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探究氧气水溶度的影响因素》。六位中学生镇定自若,介绍详实,动手给参会老师现场再现了他们的实验成果,赢得了在座老师们的热烈掌声,为本次会议的顺利举行打下了良好的开端。

   

来自南京市弘光中学的方诣老师正在介绍他的成果《基于Vernier传感器探究水蒸气是否为温室气体》,让大家对水蒸气有了新的认识。

   

16日下午的报告更加精彩!来自上海市西郊学校的赵雯和马力老师带来的《基于TI-Innovator的水培植物生长环境自动化调节实验创新设计》,两位老师不仅是工作中的搭档还是生活中的伴侣,研究做的细致,有趣,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学习了二位的实验设计,也找到了养好水培植物的方法,实验性,科学性与生活完美融合。

   

探究金属腐蚀速率,珠海市第二中学倪姗姗老师展示的实验。

   

来自陵水中学的花吉锋老师从试剂的加入顺序会对产物产生影响,应用数字化实验,有助于学生建立化学的变化观,还可以培养学生结合化学反应的宏观现象探析反应的微观实质,有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高一学生的实验展示,思维敏捷,介绍详实,配合默契,大方得体。给两位同学点赞!

   

 选手们进行现场实验操作、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专家们的犀利提问,选手们的精准答辩,不时的引起会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美丽的曲线,数字的魅力

   

17日,在上海交大报告厅,上海交大附中的尤颖欣老师执教了数字化实验教学应用展示课《醋酸在水中》,通过对比强酸盐酸和弱酸醋酸,铺垫电离常数。以数字化实验、3D动画、图示联系微观宏观图形三重表征,学生能主动生成知识。

   

《化学教与学》的编辑郭振博士的报告起到了很好的总结和拓展作用。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数字化实验在感官的延伸、表征的多元、数据的可靠、处理的科学等方面的意义和价值,初步了解了数字化实验的研究领域即教学应用研究、传统实验改进、创新实验设计、学科问题辨析、学生影响研究等。他的报告为老师们今后的数字化实验研究指明了方向。

   

华东师大附属东昌中学的特级教师唐增富教授在做报告。

   

上海市教研室徐睿特级教师报告:中学实验现代化的实践与探索。

   

整整两天的报告,化学组的老师们听得非常认真,用心做笔记,互相讨论,分析。

参加这次的会议活动,我们感叹现代化学数字化实验教学的便捷性和高效性,感叹很多教师的教学教研钻研精神,老师们的精心准备和奇思妙想令人敬佩,他们设计的实验也为我们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本次活动让我们大开眼界,受益颇深,也让我们有了带着学生一起搞研究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