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九中教师全员参与“三学两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实践指导问答

发布日期:2010年12月20日

                                           海口九中教师全员参与“三学两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实践指导问答
1、“三学两评”是怎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何设计与操作?
⑴“三学两评”课堂教学模式是海口九中有效课堂教学实验小组在考察洋思中学、深圳汇文中学、山西清源二中等全国知名的有效教学成功示范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九中的实际情况提出的一个本土模式,它以有效教学理论、掌握学习理论、差异教学理论等理论为基础,以遵循青少年学生的认知规律、基础能力和年龄心理规律为原则,借鉴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的基础理论和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的做法,进一步明确老师、学生两个教学主体各自的角色作用,突出“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学习活动贯穿始终”的教学观念和“精讲多学”的基本特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师忙着讲,学生被动记的“开会式课堂”的低效教学局面,达到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建立自身的学习系统,学得兴奋,越学越机灵的教学目标。
   ⑵“三学两评”课堂教学模式是鼓励学生,让学生动起来、学起来,形成我要学的意识和能力,大胆展示自己,在老师和同伴的帮助下取得进步,有效解决大班教学难以充分关注个体学生和两极分化的问题。
⑶“三学两评“指的是“自学—展学—导学—互评—自评”五个教学的关键环节,按照“先学后教,精讲多学”的教学原则,这个安排的顺序构成了九中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在自学环节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案的帮助下,自主阅读相关的学习材料,做到①划出学习内容的重点,提出自己的疑问,为下一步的师生交往学习做好铺垫。②并思考和完成的一定的学习任务。这一环节,视自学所占的时间,可安排在课前或课内的前部分时间。建议语、数、外学科安排课外自学(预习),其他学科尽量安排在课堂教学的前部分时间内限时完成。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绝大部分学科的学习任务在课内就紧张有序地完成好。课外时间,学生除完成语、数、外三个基础学科的提前自学任务和课后作业外,能够有自己的空余时间自主选择拓展性兴趣学习(教师可以积极推荐本学科的有关书籍或电影,网络资源等)。这样的安排实际上是帮助学生提高了学习效率,把学生从作业和题海中解放出来,有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合理,学习品质更高精,课内课外的学习节奏张弛度更舒适,精神面貌会更好。这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施加在学生身上的和谐教育,实质上是具有九中特色的隐性课程的一部分。课内自学环节建议安排(8分钟内)。
展学环节,主要表现为教师组织部分学生代表面向全班展示自己在自学环节的学习思考成果。这一环节是学生自己的学习体验和思维过程,并进行提问的过程,它对教师了解学生的学情,了解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中哪些属于学生的已会知识(可以不必再讲),哪些重点知识学生未关注到(应该重点提醒)学生在哪些认知方面存在误区(必须导出误区)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教师敏锐捕捉学生的基本学情,为下一环节导学找到抓手的关键环节。建议老师们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机会展示他们的有声思维,同时指导学生在汇报时抓住主要事件,有条理地、语言简洁地、声音响亮地展示和报告,一方面提高学生说话的能力,同时也为课堂教学节约时间。(展学环节建议安排8分钟)
导学环节是一堂课的核心环节。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在了解学生自学、展学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根据课标、教材的要求预设的精讲部分,对学生进行深一层次的导学。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突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指出并引导学生走出他们自学阶段存在的误区。这一环节对教师对学生自学情况的预测能力,教师把重点、难点在短时间内化难为易的学科素质,以及教师临时把学生在展学阶段暴露的情况进行瞬间的整理并结合到自己预设的精讲部分中的整合能力都将是新的挑战,是我们希望老师们为了学生成长得更好,勇敢地主动挑战新要求。是教师综合素质精华的重要体现。(导学环节建议不超过15分钟)。
互评环节是进步快的学生对需要带动的学生的一种辅导式学习活动。陶行知先生在1923年创立了义务教育的“小先生制”,他认为能给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最好帮助的人,不是老师或是其他人,而是学生群体中进步最快的那部分学生。在前面“三学”基础上,及时把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形成题目,让学生自测自己的理解掌握情况,从学习心理上探究是很应时,很受学生欢迎的,能答对题目将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学习成就感和学习自信心。这一环节的操作是允许一个学科小先生召集他所带的N个徒弟在一起对一对答案,探讨一下对错和原因,做错的题目由学生小先生从学生的思维角度,用学生的语言再讲解一遍,学生往往容易理解。这一环节实质上是本节课在自学—展学—导学之后的第四次学习活动,它只是改变了学习的形式,使一节课已经端坐了30分钟的学生能够在适应的方式和氛围中交流学习。根据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规律,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一般在半个小时内,这个时候放开学习形式更让学生乐于接受下一个学习任务继续学习。有些教师可能会担心放开后的课堂不好管理,那是由于这部分老师没有在这个环节开始之前把学习任务和活动要求说清楚的缘故,只要在头几次课中把孩子们训练好,孩子们就明白了老师的要求和期待,可以相信他们会完成得不错的。在这一环节里,教师在最初的实验里要加强对学生活动的组织和训练,从一开始就走上学习活动的正轨。同时,教师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观察学生讨论、互评的过程,要了解各组学生进行互评的情况以便进行小结(表扬和指出应注意的事项),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捕捉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没有出现需要老师进行点拨指导的问题,以便在互评交流活动结束时进行及时的补救性讲解和训练。
这一环节对教师的要求:教师必须有根据课标、教材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编写有梯度练习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许需要找到很多可用资源,来提供必要帮助。另一方面,教师必须有很强的指挥管理学生能力,指令要简洁明确。其三,教师还必须有灵活应变的能力,能在瞬间捕捉到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帮助讲解清楚(必要时可以向全班提醒)并有能力即时编写出类似的题目给学生证明自己的另一个机会,举一反三,保证学生当堂学会。(互评环节建议安排10分钟,教师进行补救性讲解和练习安排3分钟)
自评环节是对学生养成“一事一小结”思维习惯的训练。在一堂课学习结束后,引导学生利用30秒—60秒的时间,迅速回顾、整理一下自己整节课的学习情况,学习积极,效果好的,或在同学们帮助下所有问题都解决的评优,精神不够集中或仍有部分没掌握好的评良,并自己提示课后要自己加强哪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并向教师或同学请教。(自评表应有讲究,体现指导,方便学生填写,安排1分钟)
刚刚从传统的教师带学式的全堂讲解,互动转轨到“三学两评”的教学模式,需要一些调整,尤其是课堂时间安排的调整,希望教师们把自己的每一节课都当实验课,认真备课,并安排好时间,不断探究,互相学习,积极调整,逐渐建立和适应新的高效教学模式。
2、每节课都必须按“自学—展学—导学—互评—自评”的步骤上吗?
“三学两评“的五个教学环节是按照“先学后教,精讲多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化”的原则构成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它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其实,在原有的课堂教学中,一堂成功的教学课上“三学两评”早已渗透其中,并且不乏闪现学生主体学习的亮点。按照步骤来上在许多课程中是可以适用的,尤其是教学经验不够丰富的教师。目前“三学两评”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我校的课题实验中已取得良好效果。
任何模式都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既稳定又有发展变化的程序框架。因此,不一定每个学科的每节课都必须按照这个步骤。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具体学情等情况灵活运用这一模式。如:如果某课书的内容比较多,可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并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以便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其他环节;或者导学、互评及自评穿索在展学之中。只要课堂教学活动能够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学与导;并通过自评能达到自我感知、自我激发、培养自信,而学生的互评又能达到互勉共进的效果。由此可见,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必拘泥于太多的细节,但要潜移默化地把“三学两评”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中。
3、所有学科,比如语文和数学,教学模式一样吗?
“三学两评”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它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九中现阶段的课堂改革实验课题就是“三学两评”的课堂教学模式,那么所有学科的教学模式应该基本一致。但由于学科特点的不同,在过程处理上应该体现各自特点。尤其要符合学科的课标要求。
4、“学科小先生一拖N模式”是怎样的一个模式?有什么好的操作方法吗?
小先生就是我们一直在运用的“小组长”的模式。具体是让一个学科小先生召集和带动N个徒弟学习,可帮助或检查他们自习完成学案情况以及课后答疑。也可以是一个班可安排一个科代表,科代表下安排五个大师傅,每个大师傅下面又有三个小师傅,每个小师傅分别安排四个左右的徒弟,做到分工合作,层层落实,最终科代表对科任老师负责。还可以把全班分为若干小组,每小组成员按优、中、差平均分配,优等生每人可带1-2名徒弟,徒弟下面又各负责一名徒弟或两名徒弟联合负责一名学困生。这种模式如果实施得好,可大幅度提高班级整体学科水平。同一个小组的同学合作学习、互评互助、互勉共进的目的。这样一来,老师的课业负担减轻,可以更好地潜心钻研专业,而优生有舞台,后进生则有人帮,一举多得。其他方式请参见《九中学生“师徒结对”实践手册》。
5、我能不能根据教材和教学需要省略其中的某个环节或要素进行特别的安排,以达到我在某节课中想要的巧妙设计的效果?
当然可以。水无常形,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邓小平早就告诉我们,要摸着石头过河,而不是画个框框过河。只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教学模式亦可视教材、教学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教学设计中的奇思妙想,也许就能造就学生学习中的亮点。也许,就是他成长记忆中晶莹的浪花。
6、在“三学两评”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做什么?
在“三学两评”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该是“三学两评”的灵魂人物,穿针引线于其中。因此教师必须做到:一要认真学习、领会 “三学两评”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二要领会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教材;三要认真分析学情、精心备课,尤其是精心设计学案;四要做好“学科小先生一拖N模式”小组的设计;五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提出质疑,真正做到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六要认真聆听学生的展学,巧妙的导学,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探究,对知识内容进行补充、扩展、纠错、巩固,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要进行精彩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更具有激励的作用。
7、在“三学两评”教学活动中学生主要做什么?
在“三学两评”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要做的是:第一,自学环节的学习;第二,学习成果的展示,或是提出自己的奇思妙想。;第三,并聆听教师对重难点问题的导学,对老师导学的重难点予以思考或笔记;第四,积极参与互评和自评。
8、“三学两评”课堂教学模式达成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一是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三学两评”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二是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自学、合作探究的主动性强、兴趣高昂、解决问题的能力强;三是学生展学自然大方、条理性强,其他同学注意力集中、精神面貌好;四是教师的导学、点评精彩自然、巧妙地穿插于课堂活动之中,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学习能力的提高能起决定性的作用;五是练习反馈效果良好,学生能真正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海口九中教研室